美国海运专线实现海洋物流和运输的无缝衔接。
国际贸易2 广东中山海运拼箱公司提供服务
疫情助推“无接触维修”和消杀服务需求狂增,或成下一个风口
疫情期间,“无接触售后”、上门消杀服务迎来了需求增长期。手机出现故障就立马送至维修点的做法,一定程度被“上门取机、修后送回”的无接触方式取代。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,便会有物流企业自建售后服务品牌的服务人员上门修理电子产品,或由快递员将电子产品送至维修点。价格透明,部分维修服务时长还能缩至1小时内。
据悉,供应链售后服务多在2018年开始成立品牌或设立正式频道,借助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供应链优势,业务多从家电、手机维修起步,逐渐延伸至空气检测净化、奢侈品保养等领域。随着智能家居市场铺开,多家物流企业又嗅到了下一个风口。
2小时内上门, 1小时修好手机
耗时短且价格透明
物流企业切入售后服务市场并非新鲜事。早在2013年,日日顺便传出为家电企业提供售后服务的消息。2015年,顺丰速运上线“顺维修”服务,通过自建维修网点,为小米等手机品牌和运营商提供退货、维修业务。京东在2016年也有布局售后生态的动作。但2018年前后,供应链售后服务市场才逐渐打开,京东服务+正式上线京东商城平台,顺丰推出丰修品牌,苏宁售后服务中心发展为综合社区服务商苏宁帮客,日日顺打出场景物流概念,以上所提企业成为目前供应链售后服务的主要参与者。
2020年来,随着疫情期间“无接触维修”和消杀服务需求生成,由物流企业提供的售后服务受到更多关注。针对用户在家居或办公环境消毒杀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,顺丰丰修、京东服务+和苏宁帮客近日均上线了企业或家庭消杀专项服务。据可统计的资料,在推出上门消杀业务后的两周时间里,顺丰丰修已累计完成上门消杀面积超千万平方米。由于需求量暴增,丰修消杀服务覆盖的城市由8个迅速扩张至32个。京东方面也表示消杀服务订单“增长非常迅速”。
丰修和京东服务+还推出由快递员取件、产品维修消毒后送回的无接触寄送维修方式,上门维修手机或家电还可做到不进门、在指定地点完成。新快报记者在丰修小程序选择需要手机机型和故障后提交订单,5分钟左右便有维修人员电话确认。丰修小程序显示,订单提交后,快递员或维修人员将在2小时内上门,上门维修手机大致在1小时内完成,寄送维修则在24小时内修好寄回。京东服务+在手机维修上门时长和维修时间方面与之大体相似。在服务页面上,每项服务均标有定价。
有消费者向新快报记者反馈,将手机或家电送至维修点的传统做法,定价并不透明。而若在电商平台上选择商家并寄送维修,拿到修好的手机可能需要一周的时间,同时还可能面对隐私泄露的问题。而物流企业提供的售后服务在时效性、定价标准和安全性上的优势恰是消费者选择它的主要原因。从公开资料看,顺丰丰修、京东服务+和苏宁生活帮服务不约而同通过监控的方式保障作业过程规范。
物流切入售后服务
厂家可节约1/3售后费用
从物流角度切入售后服务市场有何优势?顺丰丰修公共关系副总裁郑磊向新快报记者表示,切入售后服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以有一定资源的企业为主,如本身是流量入口的电商平台、本身有存量客户的电器厂商、把控供应链的物流企业和部分传统卖场。与其他品牌相比,物流企业售后服务品牌的优势在于时效性和品牌信誉方面。
从品牌基因看,京东服务+和苏宁易购有物流基因和电商基因,日日顺具备物流基因和海尔的电器厂商基因,顺丰丰修则主要具备物流基因。郑磊表示:“作为物流方,丰修售后服务品牌能成立最初是应厂商要求。传统的售后要求厂商参与,产品在消费者、物流方和厂商间产生多次运输和沟通协调,流程繁琐,耗时非常长。但其实,很多电子产品和备件原本就在顺丰的仓里。因此部分厂商希望我们直接承接产品的售后服务。”
据郑磊介绍,物流承接售后服务给厂商带来的益处包括物流品牌的二次背书,厂家的售后费用支出还可节约1/3。此外,丰修利用原有快递网络和仓储系统保障时效性,最终实现90%的消费者售后满意度。
目前,丰修已在全国34个城市开通上门服务,物流网点覆盖了超2500个城市,省内电子产品寄修服务实现48小时内点对点送回消费者手上。京东服务+则已在全国自建7个手机电脑产品维修中心,并通过超5000个服务网点和京东帮服务店辐射至多个城市和农村地区。
聚焦供应链成趋势
企业供应链业务收入增幅显著
物流企业切入售后服务市场,实际上做的是售后供应链解决方案。随着近年来电商快件市场竞争逐渐激烈,多个快递企业都在寻求物流的其他增长点,供应链服务便是多个物流巨头盯上的蓝海。2018年,京东提出搭建一张基于全球的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(GSSC)。京东物流自此由物流服务商向供应链服务商正式转变。顺丰控股则在过去两年间收购了美国夏晖在华冷链业务、德国邮政敦豪集团在华供应链业务,加速布局供应链。
京东CEO王振提出:“建立GSSC旨在为所有企业、消费者提供一整套或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,让消费者体验到无界物流服务。”日日顺于去年提出的则是“有Π”场景物流,同样指向为用户、各类场景延伸出解决方案。从“无界物流”或“全场景物流”的定位看,只要用户需求足够,物流企业供应链便可将触手伸向售后服务等多类业务。
从年报上看,布局供应链收效已十分明显。京东去年净收入5769亿元,同比增长24.9%。其中,来自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的占比由2018年的27%大幅增至35.5%。顺丰控股的供应链业务收入则由2018年的4亿元大幅增至2019年的49亿元,供应链成为其增长最快的业务。
服务场景扩大
上门消杀、智能家居 相继成风口
随着各类售后需求增长,各售后服务品牌相继上线手机维修、上门消杀、智能家居等多品类业务。2017年-2019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下滑,“修手机”一定程度上替代了“换新机”需求,利好手机售后维修平台。疫情期间,消毒杀菌需求又带火了丰修等售后供应链服务商的上门消杀业务。而随着智能家居普及,多家物流企业又将智能家居安装、维修服务视为下一个“风口”。
丰修方面确认智能家居市场将是其此后一个发力点。京东方面则向记者表示,预计消费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还将推动中国智能迅速跨越千亿规模。随着各类电子、智能家居产品的设计更加精密,维修和调试的门槛相应升高,有分析认为标准化运作的供应链售后服务品牌优势将更凸显。郑磊表示,智能家居产品普及产生的需求,不仅是对售后服务的需求,还有对智能场景搭建的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,具体包括设备安装、调试、培训等配套业务,服务商面临新挑战。
丰修表示,将为企业客户提供全屋智能家居的备件仓储、配送安装、维修养护等服务。新快报记者在服务页面看到,目前京东服务+已上线了智能窗帘安装和智能门锁安装服务。今年年初,京东服务+还发布了京东智能锁安装服务标准2.0,新增质保三年等服务标准。
依托于供应链,物流企业承接的售后服务市场还能如何延伸?京东服务+向新快报记者提供了一个案例。去年7月,京东服务+首个奢侈品服务体验中心在北京开业,正式发力高端服务市场。通过京东服务+,用户可接受钟表、鞋靴保养,空气检测净化服务,奢侈品包清洗保养等新增服务。“京东服务+正搭建聚焦3C、家电、家居三大领域的服务平台,为消费者提供零售领域全链条的服务。”京东方面表示。
航运界网消息,11月12日台湾长荣海运与BlueX Trade宣布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,两家携手致力于彻底改变综合海洋物流。
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了长荣海运在数字化物流的转变,而对于BlueX Trade,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与最大的海洋承运人之一的独家合作伙伴关系,推动了其CarrierX计划的扩展。
具体而言,长荣海运和BlueX将共同提供数字预订和对贸易服务的无缝访问的平台,从而为全球客户提供无摩擦的体验。
据官方透露,在该数字化平台上,客户可以轻松地在线搜索数千条路线,并在几分钟之内直接通过长荣海运进行预订。除了数字预订平台外,BlueX还建立了一个贸易匹配网络,该网络集成了将货物从门到门运送所需的物流生态系统。将来,长荣海运将利用该生态系统来提供货运融资,卡车运输和保险等服务。
长荣海运市场营销执行副总裁Eric Wang说:“ 长荣海运决定与BlueX合作,并将在该平台上启动,因为该解决方案有可能成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的获利渠道。”
与此同时,长荣海运公布了2019年三季度财报。2019年1-9月长荣海运实现营业收入1426.64亿元新台币(约合46.93亿美元),实现税前净利润为8.56亿元新台币(约合0.28亿美元)。
此外,在昨天的发布会上BlueX还宣布了其CarrierX计划。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,BlueX为运营商创建了白标解决方案,以实现智能预订,并结合了贸易服务网络。CarrierX Initiative致力于提供集成的集装箱物流解决方案,以使企业托运人在整个供应链中获得无缝的体验。为了在海洋物流经济中创建数字生态系统,承运人将获得最有效的集装箱分销货币化的渠道,包括费率和库存管理,承运人EDI / API和AI /机器学习。
“我们相信,通过技术连接行业的运营商有潜力从现有网络中释放巨大的价值。通过加入CarrierX Initiative,运营商可以获得最新的技术解决方案,并能够利用新的收入来源将其集装箱量货币化。” BlueX Trade首席执行官Sean O’Malley说。
业界人士表示,长荣海运的此番操作,不过是为了应对退队GSBN联盟后,为保持在数字化链圈模式下不被其他船东甩开的一小步,继今年5月长荣海运加入致力于打造行业标准的数字集装箱航运协会(Digital Container Shipping Association,DCSA),该联盟至今还未有更新的消息。
而在2019年的国际海运年会上,长荣海运董事长张正镛曾侧面回应表示,数字化联盟不应该只有一个平台,但标准化势在必行。
而在航运界网看来,尽管长荣海运不会是集运数字化平台中领衔的KOL,但牵手BlueX的这一小步,足以达到这家台湾船东想要达到的目的。也许未来的一些时间里,“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”才是航运业的数字化的主旋律。
关于BlueX Trade
BlueX成立于2018年,总部位于美国和台湾,是一个Freightech平台,已建立了领先的海洋货运网络。通过连接买卖双方,它开发了一种中立的引擎,使托运人和承运人能够共同努力,实现海洋物流和运输的无缝衔接。
出口流程国际贸易专业团队
广东中山海运拼箱公司提供服务
疫情助推“无接触维修”和消杀服务需求狂增,或成下一个风口
疫情期间,“无接触售后”、上门消杀服务迎来了需求增长期。手机出现故障就立马送至维修点的做法,一定程度被“上门取机、修后送回”的无接触方式取代。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,便会有物流企业自建售后服务品牌的服务人员上门修理电子产品,或由快递员将电子产品送至维修点。价格透明,部分维修服务时长还能缩至1小时内。
据悉,供应链售后服务多在2018年开始成立品牌或设立正式频道,借助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供应链优势,业务多从家电、手机维修起步,逐渐延伸至空气检测净化、奢侈品保养等领域。随着智能家居市场铺开,多家物流企业又嗅到了下一个风口。
2小时内上门, 1小时修好手机
耗时短且价格透明
物流企业切入售后服务市场并非新鲜事。早在2013年,日日顺便传出为家电企业提供售后服务的消息。2015年,顺丰速运上线“顺维修”服务,通过自建维修网点,为小米等手机品牌和运营商提供退货、维修业务。京东在2016年也有布局售后生态的动作。但2018年前后,供应链售后服务市场才逐渐打开,京东服务+正式上线京东商城平台,顺丰推出丰修品牌,苏宁售后服务中心发展为综合社区服务商苏宁帮客,日日顺打出场景物流概念,以上所提企业成为目前供应链售后服务的主要参与者。
2020年来,随着疫情期间“无接触维修”和消杀服务需求生成,由物流企业提供的售后服务受到更多关注。针对用户在家居或办公环境消毒杀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,顺丰丰修、京东服务+和苏宁帮客近日均上线了企业或家庭消杀专项服务。据可统计的资料,在推出上门消杀业务后的两周时间里,顺丰丰修已累计完成上门消杀面积超千万平方米。由于需求量暴增,丰修消杀服务覆盖的城市由8个迅速扩张至32个。京东方面也表示消杀服务订单“增长非常迅速”。
丰修和京东服务+还推出由快递员取件、产品维修消毒后送回的无接触寄送维修方式,上门维修手机或家电还可做到不进门、在指定地点完成。新快报记者在丰修小程序选择需要手机机型和故障后提交订单,5分钟左右便有维修人员电话确认。丰修小程序显示,订单提交后,快递员或维修人员将在2小时内上门,上门维修手机大致在1小时内完成,寄送维修则在24小时内修好寄回。京东服务+在手机维修上门时长和维修时间方面与之大体相似。在服务页面上,每项服务均标有定价。
有消费者向新快报记者反馈,将手机或家电送至维修点的传统做法,定价并不透明。而若在电商平台上选择商家并寄送维修,拿到修好的手机可能需要一周的时间,同时还可能面对隐私泄露的问题。而物流企业提供的售后服务在时效性、定价标准和安全性上的优势恰是消费者选择它的主要原因。从公开资料看,顺丰丰修、京东服务+和苏宁生活帮服务不约而同通过监控的方式保障作业过程规范。
物流切入售后服务
厂家可节约1/3售后费用
从物流角度切入售后服务市场有何优势?顺丰丰修公共关系副总裁郑磊向新快报记者表示,切入售后服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以有一定资源的企业为主,如本身是流量入口的电商平台、本身有存量客户的电器厂商、把控供应链的物流企业和部分传统卖场。与其他品牌相比,物流企业售后服务品牌的优势在于时效性和品牌信誉方面。
从品牌基因看,京东服务+和苏宁易购有物流基因和电商基因,日日顺具备物流基因和海尔的电器厂商基因,顺丰丰修则主要具备物流基因。郑磊表示:“作为物流方,丰修售后服务品牌能成立最初是应厂商要求。传统的售后要求厂商参与,产品在消费者、物流方和厂商间产生多次运输和沟通协调,流程繁琐,耗时非常长。但其实,很多电子产品和备件原本就在顺丰的仓里。因此部分厂商希望我们直接承接产品的售后服务。”
据郑磊介绍,物流承接售后服务给厂商带来的益处包括物流品牌的二次背书,厂家的售后费用支出还可节约1/3。此外,丰修利用原有快递网络和仓储系统保障时效性,最终实现90%的消费者售后满意度。
目前,丰修已在全国34个城市开通上门服务,物流网点覆盖了超2500个城市,省内电子产品寄修服务实现48小时内点对点送回消费者手上。京东服务+则已在全国自建7个手机电脑产品维修中心,并通过超5000个服务网点和京东帮服务店辐射至多个城市和农村地区。
聚焦供应链成趋势
企业供应链业务收入增幅显著
物流企业切入售后服务市场,实际上做的是售后供应链解决方案。随着近年来电商快件市场竞争逐渐激烈,多个快递企业都在寻求物流的其他增长点,供应链服务便是多个物流巨头盯上的蓝海。2018年,京东提出搭建一张基于全球的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(GSSC)。京东物流自此由物流服务商向供应链服务商正式转变。顺丰控股则在过去两年间收购了美国夏晖在华冷链业务、德国邮政敦豪集团在华供应链业务,加速布局供应链。
京东CEO王振提出:“建立GSSC旨在为所有企业、消费者提供一整套或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,让消费者体验到无界物流服务。”日日顺于去年提出的则是“有Π”场景物流,同样指向为用户、各类场景延伸出解决方案。从“无界物流”或“全场景物流”的定位看,只要用户需求足够,物流企业供应链便可将触手伸向售后服务等多类业务。
从年报上看,布局供应链收效已十分明显。京东去年净收入5769亿元,同比增长24.9%。其中,来自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的占比由2018年的27%大幅增至35.5%。顺丰控股的供应链业务收入则由2018年的4亿元大幅增至2019年的49亿元,供应链成为其增长最快的业务。
服务场景扩大
上门消杀、智能家居 相继成风口
随着各类售后需求增长,各售后服务品牌相继上线手机维修、上门消杀、智能家居等多品类业务。2017年-2019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下滑,“修手机”一定程度上替代了“换新机”需求,利好手机售后维修平台。疫情期间,消毒杀菌需求又带火了丰修等售后供应链服务商的上门消杀业务。而随着智能家居普及,多家物流企业又将智能家居安装、维修服务视为下一个“风口”。
丰修方面确认智能家居市场将是其此后一个发力点。京东方面则向记者表示,预计消费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还将推动中国智能迅速跨越千亿规模。随着各类电子、智能家居产品的设计更加精密,维修和调试的门槛相应升高,有分析认为标准化运作的供应链售后服务品牌优势将更凸显。郑磊表示,智能家居产品普及产生的需求,不仅是对售后服务的需求,还有对智能场景搭建的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,具体包括设备安装、调试、培训等配套业务,服务商面临新挑战。
丰修表示,将为企业客户提供全屋智能家居的备件仓储、配送安装、维修养护等服务。新快报记者在服务页面看到,目前京东服务+已上线了智能窗帘安装和智能门锁安装服务。今年年初,京东服务+还发布了京东智能锁安装服务标准2.0,新增质保三年等服务标准。
依托于供应链,物流企业承接的售后服务市场还能如何延伸?京东服务+向新快报记者提供了一个案例。去年7月,京东服务+首个奢侈品服务体验中心在北京开业,正式发力高端服务市场。通过京东服务+,用户可接受钟表、鞋靴保养,空气检测净化服务,奢侈品包清洗保养等新增服务。“京东服务+正搭建聚焦3C、家电、家居三大领域的服务平台,为消费者提供零售领域全链条的服务。”京东方面表示。
航运界网消息,11月12日台湾长荣海运与BlueX Trade宣布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,两家携手致力于彻底改变综合海洋物流。
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了长荣海运在数字化物流的转变,而对于BlueX Trade,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与最大的海洋承运人之一的独家合作伙伴关系,推动了其CarrierX计划的扩展。
具体而言,长荣海运和BlueX将共同提供数字预订和对贸易服务的无缝访问的平台,从而为全球客户提供无摩擦的体验。
据官方透露,在该数字化平台上,客户可以轻松地在线搜索数千条路线,并在几分钟之内直接通过长荣海运进行预订。除了数字预订平台外,BlueX还建立了一个贸易匹配网络,该网络集成了将货物从门到门运送所需的物流生态系统。将来,长荣海运将利用该生态系统来提供货运融资,卡车运输和保险等服务。
长荣海运市场营销执行副总裁Eric Wang说:“ 长荣海运决定与BlueX合作,并将在该平台上启动,因为该解决方案有可能成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的获利渠道。”
与此同时,长荣海运公布了2019年三季度财报。2019年1-9月长荣海运实现营业收入1426.64亿元新台币(约合46.93亿美元),实现税前净利润为8.56亿元新台币(约合0.28亿美元)。
此外,在昨天的发布会上BlueX还宣布了其CarrierX计划。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,BlueX为运营商创建了白标解决方案,以实现智能预订,并结合了贸易服务网络。CarrierX Initiative致力于提供集成的集装箱物流解决方案,以使企业托运人在整个供应链中获得无缝的体验。为了在海洋物流经济中创建数字生态系统,承运人将获得最有效的集装箱分销货币化的渠道,包括费率和库存管理,承运人EDI / API和AI /机器学习。
“我们相信,通过技术连接行业的运营商有潜力从现有网络中释放巨大的价值。通过加入CarrierX Initiative,运营商可以获得最新的技术解决方案,并能够利用新的收入来源将其集装箱量货币化。” BlueX Trade首席执行官Sean O’Malley说。
业界人士表示,长荣海运的此番操作,不过是为了应对退队GSBN联盟后,为保持在数字化链圈模式下不被其他船东甩开的一小步,继今年5月长荣海运加入致力于打造行业标准的数字集装箱航运协会(Digital Container Shipping Association,DCSA),该联盟至今还未有更新的消息。
而在2019年的国际海运年会上,长荣海运董事长张正镛曾侧面回应表示,数字化联盟不应该只有一个平台,但标准化势在必行。
而在航运界网看来,尽管长荣海运不会是集运数字化平台中领衔的KOL,但牵手BlueX的这一小步,足以达到这家台湾船东想要达到的目的。也许未来的一些时间里,“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”才是航运业的数字化的主旋律。
关于BlueX Trade
BlueX成立于2018年,总部位于美国和台湾,是一个Freightech平台,已建立了领先的海洋货运网络。通过连接买卖双方,它开发了一种中立的引擎,使托运人和承运人能够共同努力,实现海洋物流和运输的无缝衔接。
经营丰富2020-9-6 13:34:11清关派送
海运运输相关文章
上篇:« 中国航运专业出口至美国、欧洲全程追踪物流信息,加速操作流程下篇:国际物流运输 发挥港航全程物流服务优势 提供优质、高效的港口服务, »